黄芩素诱导AML细胞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6 07:02

黄芩素诱导AML细胞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背景介绍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异质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骨髓以及其他组织中的原始细胞克隆性扩增。

近年来, AML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

AML是一种复杂疾病, 与遗传突变及异常表观遗传修饰密切相关[1]。

黄芩素(baicalein)又称为黄芩苷元、5 , 6 , 7-三羟基黄酮(5 , 6 , 7-Trihydroxyflavone)等, 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分离出的单体, 相对分子质量为270 .24 , 分子C15H10O5,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抗炎和抗菌。

目前的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广谱的抗肿瘤生物活性[2]。

研究内容 本课题通过研究黄芩素诱导AML细胞分化作用,揭示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

我们首先确定给药剂量及药物作用时间,通过不同研究手段观察黄芩素对AML细胞的分化药效,探究诱导分化的机制。

主要研究手段(1)硝基四氮唑蓝(NBT)实验检测细胞产生活性氧的能力,间接判断细胞分化程度。

有吞噬、杀菌力的中性粒细胞由于细胞内磷酸戊糖旁路活跃,在TPA的激发下,致使过氧化物产生增多,将可溶性的NBT还原为不溶性的蓝色颗粒甲臜,沉积于细胞浆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