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茎叶中酚酸类和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05 08:03

丹参为中医临床常用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具有活血通经、凉血消痈、祛瘀止痛、清心除烦之功效。丹参资源传统以根及根茎作为入药部位,近年来研究表明,丹参茎叶具有与丹参根和根茎相似的功效和药理活性,且丹参茎叶富含丹酚酸类、黄酮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关键词 丹参;丹参茎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丹参Salivia miltiorrhiza Bge.作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一种传统中草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其味苦,性微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凉血消痈、祛瘀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用于治疗血瘀、血热、血瘀兼热或血热兼瘀所致的各种病证。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中风,对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肝炎等症也有很好的效果。[1]

1. 丹参的药用资源研究

丹参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丹参的唯一来源,但在民间应用和地方入药中,其同属植物资源代作丹参用或其他药用的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种类近40多个,其中部分植物资源以根入药作丹参用,其主要来源于弧隔鼠尾草亚属的宽球苏组和荔枝草亚属的丹参组,其他药用植物资源大多全草入药,主要来源于鼠尾草亚属,用于抗菌消炎。[2]

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全球约有多种,占全科植物总数约20%。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据《中国药物志》记载我国鼠尾草植物有83个种,25个变种,9个变型。从年代中期开始,正品丹参药材已经供不应求,但发现鼠尾草属的多个种含变种、变型的根可作丹参使用。科学工作者已经对其中30多个种进行过化学成分及含量研究,发现其中脂溶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有甘西鼠尾草、三叶鼠尾草、毛地黄鼠尾草、橙色鼠尾草、云南鼠尾草、南丹参、栗色鼠尾草、黄花鼠尾草、红根草、皖鄂丹参等。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作为丹参重要的有效成分,近年研究较多,含量高的种类有甘西鼠尾草、褐毛甘西鼠尾草、三叶鼠尾草、黄花鼠尾草、云南鼠尾草、南丹参、戟叶鼠尾草、浙皖丹参、紫花浙皖丹参、皖鄂丹参、紫花皖鄂丹参等。这些种既可作为补充正品丹参不足的新资源,也可能成为优良丹参种质资源选育基因库的种质资源。[3]

2.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