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抗栓治疗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抗栓治疗策略合理性评估文献综述

 2022-12-30 05:12

一.研究问题:本文拟通过回顾分析法归纳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运用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对患者死亡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分层评估,借助SPSS分析软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讨论抗栓治疗策略调整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手段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的阅读,对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文献综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摘要:目前抗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药物治疗的基石。

随着抗栓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介入治疗的普及,ACS的死亡率正逐渐下降。

消化道出血(GIB)是ACS患者抗栓治疗最常见的非心源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和治疗GIB在ACS患者中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指南的阅读,对ACS抗栓治疗过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不同抗栓方案的预后以及相关出血评分的指导意义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消化道出血1 ACS抗栓治疗中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在冠心病基础上的斑块松动、裂纹或破裂而使斑块内高度致血栓形成的物质暴露于血流中,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血栓,导致病变血管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

ACS根据缺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1]。

对于ACS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能够显著降低早期和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根据2017ESC冠心病双抗指南[2],对于ACS患者,植入冠脉支架后如无出血风险,一年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联合P2Y12抑制剂,若没有相关出血并发症,可考虑继续使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