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金庸则被誉为华人武侠小说家泰山北斗,金庸的新武侠小说对于旧武侠的突破在于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作为叙述中心来塑造性格,其中的代表作——《神雕侠侣》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反封建主义、反正统反体制的武侠小说,是武侠小说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前人多研究《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之间荡气回肠的感情。比如,甘稀程从《神雕侠侣》中体现的爱情观入手,揭示出金庸小说的传统色彩和独特性;徐钰茹以情感为主题,诉说了小说中爱情理想的构想和爱情追求的节制;李晴则以爱情为主题,分析了小说中的三大情爱模式。
这些研究多限于儿女情长,而忽视了《神雕侠侣》作为成长小说这一身份,对成长这一主题缺乏关注。纵观杨过一生的成长之路,笔者认为其与拜伦式英雄有许多共同之处。
选题的意义
《神雕侠侣》作为金庸“射雕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是金庸小说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于主角杨过的塑造——一个反叛者。杨过孤傲、反叛、心机深沉,性格阴暗,与之前作品主角的特质大相径庭,如为人朴实方正,有侠义之风,守信义的郭靖。反之,杨过却十分符合拜伦所塑造的拜伦式英雄的形象。“拜伦式英雄”是在拜伦的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代表人物主要是《海盗》中的康德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哈洛尔德、《曼弗雷德》中的曼弗雷德。拜伦因塑造一系列的“拜伦式英雄”角色而被载入世界文学史册,金庸曾致力于翻译拜伦的诸多经典诗集。研究并探讨杨过身上的拜伦式英雄形象,可以得知西方思想对于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
-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首先分析《神雕侠侣》中杨过一生的成长轨迹,其次从拜伦的生平和其几部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拜伦式英雄的形象,最后系统地对比了杨过和拜伦及其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二者的成长之路,找出其中共通与相似之处。
-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形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其次,搜集资料,研读文本,做好记录,形成论文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比《神雕侠侣》与拜伦的经典作品,证实金庸武侠小说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On DifferenceTranslation Of E-C Plant Metaphors文献综述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翻译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文献综述
- A Study of Intercultural Tourism Translation文献综述
- 《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意识 Death Consciousness in A Farewell to Arms文献综述
- 小说《荒野的呼唤》的标题内涵解读Reading of the Titles Implications in the Novel The Call of The Wild文献综述
- >中女性形象的解析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Rip Van Winkle文献综述
- 战争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女性主义觉醒之路 The Road to Feminism Awakening in the War Novel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文献综述
- 盖尔·琼斯小说《五铃》中的文革书写文献综述
- 中国神话英译本中的副文本分析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