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高贝利特水泥的水化特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6-06 10:06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引言国内外水泥基材料的研究是以节能、环保、降耗以及实现水泥高性能化为重点,以期开发新型节能水泥熟料体系,提高水泥性能、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泥的应用效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带动了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水泥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

然而,水泥工业巨大的产能基数,使其成为资源能源消耗最大、CO2排放最多的产业之一[1-3],对资源、能源和环境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水泥工业向低消耗、低排放转型最有效技术途径之一是发展以贝利特(Belite,2CaOSiO2,C2S)为主导矿物的低钙绿色水泥。

低钙硅酸盐水泥在制备过程中消耗石灰石少,煅烧温度低,可以大幅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与CO2排放,是水泥工业未来发展重点和方向。

以贝利特为主导矿物的硅酸盐水泥体系的研究源于20世纪30年代,近几十年来,德国、日本、瑞典、印度等国家都曾开展过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没能有效解决高C2S含量下水泥早期强度较低的难题[4]。

从水泥基材料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开发低钙、低能耗的高强高贝利特硅酸盐水泥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实现水泥工业的低碳生产、性能提升和规模应用,显著降低水泥制备全过程的碳排放和能源资源消耗,推动我国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

2、基本概念传统硅酸盐水泥熟料是由硅酸三钙(又称阿利特,C3S)、硅酸二钙(又称贝利特,C2 S)、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四种矿物组成[5-6],其中以阿利特作为主导矿物,但由于该矿物中氧化钙含量高达73.7%,且形成温度达到1450 ℃,因此,传统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消耗大量的石灰石资源,CO2排放量也很大[7]。

一直以来,以贝利特为主要矿物的高贝利特水泥受到广泛关注,该水泥与传统硅酸盐水泥的显著区别在于贝利特含量大幅度提高而阿利特含量相应降低,通常,其矿物组成为:C2S:40%-70%,C3S:10%-40%,C3A:2%-8%,C4AF:10%-25%[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