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添加剂对锌卤电池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4-26 10:04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突破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而对能源的加速利用又会反哺文明技术的进步。

然而,全世界目前年消耗能源总量的70%都来自于化石能源,单一的能源使用途径无疑会削弱人类文明对突发灾难的承受能力[1]。

除了过去几百年间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导致的潜在能源危机,传统能源开采消费所带来的环境生态等附加危害也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

因此,通过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共同目标。

近年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无污染,环境友好型清洁能源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但是囿于其波动性,间歇性和周期性的限制,现阶段仍无法作为稳定的能源直接用于工业生产,所以设计利用合适的储能系统至关重要。

环顾目前已经产业化的储能体系,电化学储能因具备能量及功率可调控,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成为该领域毋庸置疑的研究热点。

现阶段的储能体系中,有机系电解液(锂/钠/钾离子电池等)具有足够宽的电化学窗口,从而理论上能够达到较高的能量密度。

其中,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的优势,自 1990 年问世以来已经大规模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2-3]。

然而,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关键正极三元材料的成本居高不下,以及负极锂的储量和开采限制,加上电解液存在传统有机溶剂固有的毒性,可燃性等问题,迫使人们继续寻找性能,安全和成本兼顾的新型储能系统 。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