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长江中下游水道变迁探测文献综述

 2024-06-07 12:06
摘要

长江中下游水道,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命脉和航运通道,其变迁对流域生态环境、防洪减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水道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探测其变迁规律对于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InformationTechnology,GIT)为水道变迁探测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获取、分析和可视化手段。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水道变迁探测的数据源、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长江中下游水道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水道变迁;地理信息技术;遥感;历史地图

第一章相关概念

#1.1长江中下游水道
长江中下游水道泛指长江从湖北宜昌至上海入海口之间约1600公里的河段,包括荆江、城陵矶以下至湖口段、鄱阳湖水道、洞庭湖水道以及长江下游等部分。

该区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道形态多样,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经济发展带。


#1.2水道变迁
水道变迁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形态、位置、规模等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水道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建设、河道采砂、土地利用变化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