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限行的行政合法性研究———以杭州市为例文献综述

 2023-05-11 04:05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95亿辆。

[[[] 《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 机动车驾驶人达4.81亿人》,载中国产业信息网,http://www.cinic.org.cn/xw/tjsj/1226906.html。

]]机动车在给经济发展、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同时,也使得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

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成为第一个使用限行措施来进行交通流量疏导的城市。

随后,南昌、长春、杭州、成都等城市也先后实施了机动车限行。

限行的确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其中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也受到了媒体、学者、民众等多方的质疑。

在这一看似合理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众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法学问题,例如:限行行为是否合法?限行行为是否构成了公权力对私人财产所有权的侵犯?限行行为是否违反了宪法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这些问题学界仍未达成共识,但限行仍在各大城市施行,并将持续发挥其作用,可见研究这一问题具备充分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意义本文将聚焦杭州这一座城市,在总结杭州市约10年的限行举措之下,从公权力和私人财产所有权的关系角度出发,讨论杭州市限行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建议。

本文的撰写对于现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