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2020 年 10 月 21 日,中国人大网公布的《刑法修正案( 十一) ( 草案) ( 二次审议稿) 》规定: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同年 12 月 26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十一) 》 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 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现在的青少年逐渐趋向于早熟,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决定了与上世纪80-90年代相比,现在青少年无论是生理发育还是心理发展起点都会更高,发育的速度也更快。
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的低龄化,不得不让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这个话题提上议程。
且如何建立健全符合未成年犯罪人身心特点和改造规律的行刑制度、帮助其回归社会、防范其在服刑期间学到更多的犯罪方法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新闻曝出并非一起两起,且恶性程度不断上升,挑战着公众的良知和底线。
2017年12月。
四川达州一个13岁男孩,因为不服母亲的严厉管教,索要400元未果,遂将母亲杀死。
2018年12月2日,湖南沅江12岁少年吴某不满母亲的管束,向母亲砍了20余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