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人类步入 20 世纪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如何面对这种变化,并进行适当的管理变革是所有管理者要面对的新课题,而管理的柔性化趋势恰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体现就是从科学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
科学管理出现前,人的管理主要是依靠经验进行。
管理者凭借个人的直觉与经验做出决策,而大部分企业的所有者自身就是经营者,没有给企业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合理的职能分工,工人从事着机械式的劳动,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科学管理出现后,这种情况被完全打破。
管理者不再依靠自己的直觉和个人经验来领导下属,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做决策。
针对工作岗位挑选员工的方法,企业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加强了企业的管理工作。
从此,企业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的轨道,它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性飞跃。
但随着环境的变化,科学管理暴露出了它的弱点,非人性化的矛盾表现突出,同时,针对外部环境,企业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管理创新工作,但科学管理却难以适应这种要求。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的 30 年代,到 60、70 年代开始流行,它的出现试图要来弥补科学管理的不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