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品流通管理研究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实现其防病治病的目的,一般要经过生产、经销、应用3个基本环节。医院作为药品的应用部门,药品在此环节的流通情况,直接影响着药品防病治病作用的实现。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药品在医院的流通过程的管理,可有力地防止药品的积压,减少报废,提高药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药品在医院的流通途径可以概括为:药品采购一药库贮存一药房调剂一病人,这4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是保证药品正常流通的前提,任何环节之间的配合失调都会影响药品的流通过程,造成积压、甚至报废。而采购和调剂需要的总体协调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药剂科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这一流通过程的综合管理。
自己在医院实习的一个月中多多少少知道了关于医院药品流通管理的知识,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和自己以前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总结出了医院药品流通管理的重点到底在哪里。
国内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社会转型等诸多原因,我国药品流通秩序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对于造成我国药品流通机制不合理,从而导致药价虚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研究员陈文玲博士[1]指出:药价虚高的实质是制度安排,是由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出现问题及历史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叠加而造成的: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不够清晰,导致药品流通改革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药品交易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熊平教授[2]指出药品流通领域中的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和医院泛利润化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虚假差异化竞争,是造成政府规制失效,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卢丽[3]认为,单纯的药品降价不能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以药养医政策弊端才是看病贵的根源所在。我国医疗机构是药品销售的主渠道,80%以上的药品在医疗机构销售。多数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占医院总收入50%左右,个别医院达70一80%。王淑静[4]指出,药价虚高最终是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流通过程中各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尤其是流通的前端环节中,注册、审批、核价监督不严,为药价的过高定价种下了祸根。
目前药品流通的基本方式:
1. 国营主渠道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