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产物23-羟基白桦酸为模板的结构修饰与改造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6 09:01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

由于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存在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抗癌药物的研究正从细胞毒药物转向以癌发生发展机制中多个环节为靶点的新型抗癌药物,如以细胞信号转导、DNA、细胞骨架及微管为靶点的新型抗癌药物的设计。

将天然产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以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天然活性分子是抗肿瘤先导物的重要来源。

近20年来,以白桦酸(Betulin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3-羟基白桦酸(23-Hydroxybetulinic acid)等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和修饰已有很多的报道,通过官能团修饰构建多样性的五环三萜小分子库,进一步的药理学研究表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抗艾滋病毒、抗菌、免疫调节等活性,这些有趣的生理活性正激发药物化学家极大的研究兴趣。

目前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中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寻求新的抗肿瘤药物已成为目前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

图1. 基于白桦酸的五环三萜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白桦酸广泛分布于多种植物中,在白桦树皮中含量较高,在皱皮木瓜、齿叶黄皮叶、丹皮、桑白皮、酸枣仁、桉树球、胡芦巴、鸡脚参、藤山柳、大枣、魔芋等多种中药材中也均含有此成分。

几乎所有含有白桦酸的天然提取物都被认为可作辅助药物,且基础研究证实了这些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活性。

八十年代对天然产物的活性研究从混合提取物转向了单一成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