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09 10: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如今,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完善,企业改革的程度也在不断深化,国家也陆陆续续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制度,但是我国此时正处于转型阶段,颁布的相关法律与制度都还不够成熟,部分企业利用这尚不成熟的体系,钻财务政策的空子,呈现了普遍存在利润操纵的现象。我国目前市场整体的会计环境较为复杂,利润操纵问题更是加剧市场运作的风险,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寻找各种途径与运用各种手段对企业实施利润操纵。

利润操纵问题一直以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广受关注,尤其是金融领域。对于这个问题,国外研究起步相对较早,这也是受国外的经济体制的影响导致的。虽然国外研究起步早,但国外专门对利润操纵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如国内的多,可他们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有很多。Dechow. Sloan and Sweeney(1996)提出内部管理结构也被认为是主导管理层操纵盈余的一个因素。 他们对管理结构的分析表明,盈余操纵的可能性与管理结构的弱点有系统联系,并且给出了管理结构薄弱的公司的详细特征,即①大型董事会更有可能由内部人士主导;②外围董事不大可能拥有大部分股权;③公司不太可能拥有审计委员会;④外部人员不太可能拥有公司大部分股权;⑤CEO很可能为公司的创始人;⑥更可能有一位兼任董事会主席的CEO;⑦公司不太可能拥有“六大”的审计师。Scott.W.K.(1997)的财务会计理论以信息经济学的框架解释会计在现实世界中所碰到的基本矛盾,即协调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在结合西方会计理论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材现实中的跨国企业报告、著名公司运作案例、各种传媒的报道,来阐述财务会计如何发挥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效率。Katherine Schipper(1989)盈余管理评论提出公司的经理人员有目的地干涉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目的是为了误导那些相关利益者对于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的判断,同时,还可以影响那些和会计数据密切联系的相关契约的结果。

我国对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但是相关的文献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对该现象进行定义,寻找原因,查明手段,给出解决对策。1、进行识别与研究:曹激(2018)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方法和监管策略。他首先分析了利润操纵和盈余管理的区别,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然后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手段和新变化等作为切入点,从会计事务所、律所、保荐机构、媒体等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不同角度探讨利润操纵的识别方法,并引入 M-score 模型来识别利润操纵,基于 M-score 模型对风神股份、太化股份、万福生科、华悦风电四家上市公司分别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深度及广度。 2、寻找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唐惠丽(2012)分析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总结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用手段,在比较研究新旧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明确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正反两方面的影响。3、查明部分上市公司所用的手段:王华欣(2013)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利润操作现象近年来频频出现,而且已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对一些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利润操作更是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上市公司通过利润操纵来粉饰报表,以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融资,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又同二级市场的公司股价变动密切相关,这些都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所在。这种违背资本市场规则的利润操纵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也严重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4、提出利润操纵问题的对策:万云杰(2015)为切实研究出针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对策从而减少相应行为。如:①完善相关法律及准则;②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③提高证监会检查水平;④提高企业经营人员及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正面临着愈发严峻的经济环境,因而上市公司财务的透明化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关键问题。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屡屡皆是。这种行为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所以研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动机和手段,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企业不断反省自身。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

首先,研究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有利于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公司不能只想着投机取巧,更要注重公司本身的经营和发展,公司内部设置独立于管理当局专门的审计部门,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和审计事务所的独立性。

其次,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完善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小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完善会计准则的体系对防止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部分企业钻财务的空子。

另外,研究企业的利润操纵问题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不管制度还是准则,其根本来说还是人执行的,如果没有人重视这个问题,会计人员也会将错就错,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意识,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有利于会计提升自我,更好的遵纪守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