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磺胺抗生素在水-悬浮物间的迁移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4 09:01

两种磺胺抗生素在水-悬浮物间的迁移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抗生素作为目前医疗和农业使用量最大的药品之一,虽然本身半衰期短,但由于绝大部分抗生素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约有90% 的抗生素以原形或者代谢物形式经由病人和畜禽的粪、尿排入环境,经不同途径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西方国家以及我国的主要水体环境中都检测到多种抗生素的存在, 浓度约为ng /L。

表1.2显示的则是珠江广州段和深圳河中检测到的多种抗生素及浓度【1】。

大量的抗生素进入环境中不仅对环境体系造成污染,而且增加细菌耐药性,因此,抗生素污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二:研究现状及进展近几年在各地越来越多的饮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沉积物和土壤中均检测到大量的残留抗生素,这不仅大大破坏了原本的生态平衡,同时已经逐渐威胁到人类健康,在国际社会已引起广泛关注。

同时我国作为抗生素生产大国,针对抗生素对环境健康的安全评估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目前对其在环境中的污染途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种大面积由抗生素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显得尤为严重和突出,亟待解决!本课题选取最具代表的一类抗生素磺胺抗生素作为研究对象,是人工合成抗生素,有着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良好的抗菌活性,且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易吸收,价格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疾病中,同时也是兽医临床和畜牧养殖业中最常用的药物添加剂之一,经常作为畜禽饲料药物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防治畜禽疾病, 目前在我国生产量和使用量均很大【3】为降低饲养成本, 通过作为药物类饲料添加剂以亚治疗剂量添加到畜禽饲料中,用以防治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禽生长【4】。

根据我国及西方国家自然水域均有不同程度抗生素存在的事实,国内外有关抗生素在水体/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和影响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尤其是抗生素在沉积物及沉积物不同组分中的吸附行为方面的研究,如王丽平和章明奎( 2009) 研究了26 个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土壤吸附抗生素的影响. 陈永山等( 2011) 利用超声波提取的方法测定了底泥中的14 种抗生素,得出养殖场附近的河流底泥中抗生素如土霉素含量能够达到9287.5mu;gkg-1,主要是因为抗生素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吸附是控制其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关键过程。

三:拟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机理(1) 选择两种代表性磺胺抗生素,设置几组实验先后确定最佳动力学、热力学条件,在最佳条件下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测定实验前后水体悬浮物对抗生素的吸附量,借以表征该类抗生素在水-颗粒物界面间的迁移特征。

(2) 根据实验获得的迁移特征初步得到抗生素在自然湖泊里迁移转化归趋规律,引导人类科学使用抗生素。

机理:微粒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能够吸附金属水合氧化物并与水中存在的一些有机高分子通过架桥作用发生团聚, 因此可以吸附结合水中的重金属和离子、化学品等微污染物( Buffle et al., 1995).有物理性吸附和化学性吸附两大类,不仅与颗粒物性质相关,还与抗生素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紧密联系。

吸附能反映抗生素与水体有机质或土壤、沉积物相互作用, 并可预测抗生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