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促进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3 11:02

一、 研究背景姜黄素拥有众多的药理学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方面有较广抗瘤谱,无明显毒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姜黄素难溶于水,易降解,在体内难以吸收,导致其生物利用度极低,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近年来,为了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技术来解决姜黄素的水溶性问题,如结构改造、前药制备、微球、脂质体、环糊精包合物、固体分散体、纳米粒等,这些技术有效地增强了姜黄素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但也会遇到载药率低、药效弱和粒径过大的问题。

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无明显毒性、生理相溶性好,是目前不多见的新型药用辅料。

根据分子量级别不同,用K值表示,通常分为K-15、K-30、K-60、K-90,分别代表10 000,40 000,160 000,360 000 的分子量范围。

当分子量为40 000(K30)时,其粘度和溶解度不会对人体内体液循环系统造成明显影响,适合作为药用载体使用。

二、 研究目的本文章将通过把姜黄素包载在PVP K30中,制备出水溶性好,药物附载量高的PVP-Cur固体分散体,并对其性质和抗肿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三、文献综述3.1 姜黄素的理化性质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有特殊臭味,味稍苦。

不溶于水和乙醚,溶于乙醇、丙酮、冰醋酸和丙二醇,微溶于醚带淡绿色荧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