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及以上稠环构成的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由于其致癌特性,环境和食品中多环芳烃的分析研究广受关注。药品中多环芳烃的分析研究目前比较少见。有关定量吸入剂和注射液中多环芳烃检测的研究文献表明,橡胶部件可能是药液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1-4]。现有的文献中,部分未进行样品前处理,直接对药液进行检测,部分使用液液萃取、硅胶柱分离等前处理方法,处理过程较为复杂,溶剂毒性大,处理时间长,难以大面积应用。本课题提出对药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选择性富集并定量,拟采用多巴胺涂层修饰进样瓶,对药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富集,用有机溶剂解吸,使用HPLC-DAD进行检测,并考察富集和定量效果。本课题旨在建立药品中多环芳烃分析的快速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合适的色谱分析方法。
文献综述: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根据多环芳烃对动物和人类的致癌可能性,确定了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分别为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䓛,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5-6]
多环芳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食品等领域,药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研究目前较少。
现有检测方法主要为HPLC-UV,HPLC-FLD,GC-MS等,GC灵敏度高,定位方便,但操作复杂,仪器普及度低,HPLC操作简便,但由于色谱峰的识别主要依靠保留时间,易受到背景干扰。本实验拟采用HPLC,结合样品前处理方法,消除背景干扰。
目前药典对药品中多环芳烃含量尚无具体标准,中国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有部分关于水质、空气、土壤等检测的标准,使用GC或HPLC进行检测。[7-9]
药品中的多环芳烃研究较为少见,在定量吸入剂、注射剂、中药材等方面有部分研究。目前主要进展如下:
在定量吸入剂方面,国内外均有所研究。早在1995年,D.L. Norwood等人报告了定量吸入剂阀门中的多环芳烃[1],含量在pg级别,国内也有许多研究,叶烨对气雾剂包装材料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GC检测,并报告了药液中PAHs的迁移量,试验检出的PAHs 最大迁移量为0.2 mg/ 罐[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