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可称为喉痹。“喉痹”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如其含义较广,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等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现代中医喉科中,“喉痹”系指急、慢性咽炎,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急性咽炎又可称为“风热喉痹”或“风寒喉痹”。喉痹是一种咽部炎症。由于咽部结构复杂,易于沉积食物残渣等异物,因此细菌等较易在人的咽部停驻、繁殖并引起炎症。感染向上蔓延会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向下蔓延可致喉炎、气管炎、肺炎。急性脓毒性咽炎可能并发急性肾炎、风湿热、败血症等。环境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刺激及患者自身的某些疾病的影响,都容易致使喉痹发生。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会成为慢性咽炎,病程长,治愈困难,是严重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质量的一大顽疾。反复就诊和大量药物的使用,也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喉痹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有很多,润喉片是其中使用范围较广,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润喉片由主药和辅料组成,主要是治疗成分,辅料中常加入芳香剂、甜味剂,如桉叶油、薄荷脑、蔗糖等物质,起辅助治疗和改善口感的作用。润喉片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滋阴止渴、润喉止痛、利咽祛腐等作用,以其作用快、经济方便而受到欢迎。但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成分,不按症状服用或过量服用,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西药成分的润喉片,其主要成分是抗菌药、碘或表面活性剂,虽然活性大、杀菌力强,但是同时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也很大,不宜长期含服。长期滥用,将抑制口腔及咽喉内部的正常菌群生长,扰乱口腔内环境,造成菌群失调,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类疾病发生。含碘类润喉药物易致过敏及其他不适。对碘过敏的人如果服用含碘的润喉片,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丘疹、全身湿冷等症状。
中药类润喉片以一些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如金银花、黄芩、板蓝根、大黄、西瓜霜、冰片以及清咽利喉的胖大海、蝉蜕、桔梗、浙贝母、罗汉果、玄参麦冬、西青果、甘草等组成,分治疗和保健两大类,以中药成分为主,如西瓜霜润喉片、金嗓子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京都念慈庵枇杷糖、亮嗓胖大海清咽糖等,具有清咽润喉功能。中药类润喉片主要通过刺激黏膜,来达到“生津止渴”的效果。但这种药物不适合病毒性咽喉炎,因为病毒本身会刺激局部黏膜分泌,引起鼻涕、咳嗽等症状,而使用保健润喉片治疗病毒性咽喉炎,只会加重这些症状,不仅会使病毒乘虚而入,而且还会使本来不致病的细菌也乘机兴风作浪,而引起疾病。此外,为了改善口感,润喉片中通常会加入蔗糖类成分或合成甜味剂,不仅不适用于糖尿病病人,而且长期服用也会影响常人身体健康。同时,大量的甜味剂也不利于喉口健康,因为其中的糖分往往是“细 菌、病毒”的培养基,给喉口内部的致病菌提供生长和繁殖的机会,不仅无法治疗疾病,反而会加大患病的可能,因此本课题拟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具有清咽利嗓功效的低糖型润喉糖。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研究开发的润喉糖以甘桔汤的基础,外加药食同源的牛蒡根、玉竹和罗汉果作为润喉糖中的功效性成分。甘桔汤为喉科名方,首见于《伤寒论》,由甘草和桔梗两味中药组成,用于治疗“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这些中药成分中,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桔梗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功效。牛蒡根苦、辛,凉,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消肿功效。玉竹性平味甘,归肺、胃经,有滋阴润肺,生津养胃之功效,现代医学还证明其有降血糖、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抗衰老及改善心血管的功能。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利咽开音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罗汉果能止咳祛痰、保肝、增强免疫等,同时具有降血糖和抗血糖作用,适合糖尿病、肥胖等患者食用。上述诸药合用,具有清咽利嗓、滋阴润燥功效,对咽喉不适具有良好疗效。同时,主药之一的罗汉果有高甜特性,可充当甜味剂,更加绿色健康,适用范围更广。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润喉糖配方研究
建立中药水煎液口感评分方法,以配方中4味中药的常用量为基础,在用量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