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抗菌药物作为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种类之一,在治愈、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其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耐药性、菌群失调、不良反应等问题,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据报道,目前中国事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2011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助于加强临床用药监督、分析,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2.1抗生素简介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合成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多数抗生素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除了感染外,某些抗生素还具有抗肿瘤活性,用于肿瘤的化学治疗;有些抗生素还具有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抗生素不仅用于医疗,而且还应用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方面。
抗生素主要来源于是生物合成(发酵),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得。半合成抗生素是在合成抗生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对生物合成抗生素的化学稳定性,毒副作用、抗菌谱的特点等存在问题,通过结构改造,旨在增加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性,改善生物利用度和提高治疗效力或为了改变用药途径。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它高等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有4大类作用机理:
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在低渗透压环境下膨胀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主要是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
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打开膜上的离子通道,让细菌内部的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电解质平衡失调而死。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肽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