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NO供体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文献综述

 2023-03-08 02:03

摘 要:一氧化氮(NO)作为信使物质或效应分子在心血管、神经和免疫等诸多系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和研究NO供体型药物已成为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策略之一。

本文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及最近的NO供体类化合物,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一氧化氮供体;一氧化氮;研究进展1.前言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 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气体小分子物质,在体内由NO前体物质L-精氨酸 (L-Arg) 在一氧化氮合酶 (NOS) 的催化下与氧分子作用产生NO和L-胍氨酸[1]。

NO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广泛参与调节各种生理病理过程[2]。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NO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并粘附于血管内皮的作用,因此在维持血管张力、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免疫系统,NO既是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效应分子,也是它们的调节分子。

在通常的免疫过程中,NO作为细胞毒分子杀灭入侵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O作为信息分子起重要作用,参与动物的学习、记忆过程,参与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脑血流的调节以及痛觉的调制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