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及其防治措施简介
摘要:
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时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还会导致产出稻谷品质下降、毒素积累,严重威胁粮食供给和食品安全。目前,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性品种种植和化学农药防治,然而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复杂多变,所以水稻抗性品种经常会丧失抗性;同时,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并使得稻瘟病菌逐渐对其产生抗药性。因此,植物源农药作为化学农药更安全的替代品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并用于稻瘟病的防治。
关键词:稻瘟病;防治;抗性品种种植;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
正文:
1稻瘟病简介
1.1稻瘟病概况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由植物病原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该病原菌能在不同时期侵染水稻地上部分各个部位,引起叶瘟、节瘟、穗颈瘟、苗瘟和谷粒瘟等[1],其生活史如图1所示。稻瘟病分布广泛,世界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且呈逐年增加趋势[2];发病时可造成世界水稻产量损失10%到30%,损失总量足够六千万人食用一年。在我国,稻瘟病年均发病面积在380万公顷以上,产量损失数亿公斤[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鼠源衣原体MoPn生殖道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文献综述
- 苔藓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献综述
- RIPK3基因缺失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肥大的影响文献综述
- salusin-α对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新型哈尔敏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研究文献综述
- RhoGDI在PDGF-BB诱导HA-VSMC表型转化及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氧化前胡素对LPA诱导的神经病理疼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雷公藤甲素抑制转录因子Nrf2诱发小鼠睾丸损伤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盾叶薯蓣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竹节香附素A调控ROS/JNK信号通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HOS凋亡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