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肿瘤靶向性外泌体运载Icariside Ⅱ治疗骨肉瘤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9 07:12

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胞外小泡主要包括凋亡小体、微泡和外泌体三类。

其中,外泌体是由不同类型细胞所分泌的直径约30-100nm的胞外膜性囊泡。

外泌体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等[ Cordonnier M, Chanteloup G, Isambert N, et al. Exosomes in cancer theranostic: Diamonds in the rough[ J]. Cell Adh Migr, 2017, 11(2): 151-163.]。

外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具体包括融合蛋白、运输蛋白(主要是膜联蛋白和脂筏标记蛋白)、热休克蛋白、CD蛋白(CD9、CD63、CD81)、磷脂酶以及丰富的脂质(如胆固醇、鞘磷脂、磷酸甘油酯等)[ Zocco D,Ferruzzi P,Cappello F,Kuo W P,Fais S. Front.Oncol. ,2014,4: 2.]。

外泌体的独特组成也为其检测提供了便捷,通过检测CD9、CD63和CD81等外泌体标志物,可判断外泌体是否存在[ Bryniarski K,Ptak W,Jayakumar A,Pllmann K,Caplan M J,Chairoungdua A,Lu J,Adams B D,Sikora E,Nazimek K,Marquez S,Kleinstein S H,Sangwung P,Iwakiri Y,Delgato E,Redegeld F,Blokhuis B R,Wojcikowski J,Daniel A W,Kormelink T G,Askenase P W.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3,132: 170.]。

外泌体的来源非常广泛,现在普遍认为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但由不同细胞所分泌出的外泌体,其组分通常存在较大差异。

传统药物往往存在水溶性差、易被人体快速清除、生物相容性差、体内分布不理想以及向细胞内渗透能力低等缺陷。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多数潜在药物的临床应用。

将外泌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进行药物运输,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当使用自源外泌体时,外泌体引起不良免疫反应的概率极低;(2)外泌体在人体血液中的稳定性较好;(3)外泌体向细胞内转运货物的效率较高;(4)外泌体运载药物时具有一定的靶向性;(5)外泌体的直径一般在40-100nm之间,因此能够很好地利用增强渗透滞留效应,有选择性地渗入到肿瘤或者炎症组织发生部位[ Nakamura H,Jun F,Maeda H. Expert Opin. Drug Deliv. ,2015,12: 53]。

外泌体表面的蛋白质及磷脂双分子层与普通合成的脂质体相比,更为复杂和特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