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谱技术的肺癌血清代谢标志物的发现文献综述

 2022-12-29 07:12

基于质谱技术的肺癌血浆代谢标志物的发现一.研究背景肺癌(lung cancer)是近半个世纪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的肿瘤之一,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

肺癌5年生存率在过去的20年中无明显提高,约为14%。

因为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仅能行姑息治疗,致使生存时间短。

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将会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影像学和痰液脱落细胞学仍是筛查早期肺癌的主要手段,尤其肺癌的病理类型多样,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胸部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但这些检查存在一定辐射风险,费用高昂的缺陷,且漏诊或误诊率也相对较高。

其他一些病理学检查,如支气管镜下肺活检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虽然能够诊断肺癌,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创伤。

除此之外,现有的肿瘤标志物主要以基因表达产物、蛋白类为主,这些标志物检出率低,使得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筛选出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微创无辐射的肺癌生物标志物,并与TNM分期系统评估用于肺癌临床诊断,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肺癌病人的血代谢谱具有适合早期诊断的优点,由于癌细胞的非控制性生长的需要,其所表现出的代谢活动异常会先于形态异常(即形成肺癌病变组织)表现出来。

本实验采用基于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与肺癌的临床实践相结合,选择肺癌患者血液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WMlt;1000)为研究对象,建立可靠、灵敏的血浆中代谢物靶向分析方法,筛选出与肺癌密切相关的代谢物,并构建具有潜在临床转化价值的肺癌早期诊断模型,以适用于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