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5 05:0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意义

中药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别名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等,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是一味沿用千年的活血化瘀中药。其性温,味苦,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等症。目前,已从鸡血藤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主要为黄酮、三萜类、甾醇类、蒽醌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鸡血藤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对酪氨酸酶双向调节、抗炎、抗氧化、镇静催眠等作用 [1]

鸡血藤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且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对鸡血藤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为进一步探讨其活性物质基础,本课题拟选择鸡血藤为研究对象,对其藤茎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为鸡血藤化学成分系统研究提供基础。

二、拟研究问题

对鸡血藤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包括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计划分离3-5个化合物。

三、实验设计方案

3.1提取分离介绍

鸡血藤以80%的乙醇提取3次,依次为4、3、3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萃取液浓缩成浸膏,取乙酸乙酯部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手段对鸡血藤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