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与栽培岩黄连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05 09:02

1.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罂粟科紫堇属的植物作为民间药被广泛应用,例如我国的藏药与壮药种都有对紫堇属植物的应用。

除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延胡索、夏天无等植物之外,紫堇属的植物岩黄连并未被收录入药典,却是壮族民间用来治疗肝脏疾病的常用药。

其主要含有的有效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等功效,临床上对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因其野生资源匮乏,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多为岩黄连的人工栽培植株,但根据民间用药经验,野生植株的疗效更为显著。

因此,我们对不同品种的岩黄连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岩黄连的合理应用和深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2.文献综述2.1概述岩黄连为四种罂粟科紫堇属草本植物:短莛黄堇(Corydalis pseudorupestris)、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川鄂黄堇(Corydalis wilsonii)、以及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的俗称。

短莛黄堇主要分布于四川,毛黄堇和川鄂黄堇主要分布于湖北,石生黄堇则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皆有分布。

与岩黄连同为罂粟科紫堇属的植物有夏天无(Corydalis decumbens)、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等,在中国传统医药中应用广泛[1]。

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多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以异喹啉类生物碱为主,目前已经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的生物碱数量多达400余种,包括了异喹啉类、有机胺类、异吲哚类及其他生物碱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