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用综述
摘要:科学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验教学既不能用理论教学来代替,也不能仅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它与理论教学是相对独立、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但在中考成绩的压力面前,诸多学校还未真正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本课题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深具前瞻性和现实性,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丰富科学教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实验; 科学素养; 教育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与人才成为了当今世界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竞争力之一。可以说我们正在进行一场科技革命,而科技革命需要人们拥有足够的科学素养。而学生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培养其科学素养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本课题研究积极响应《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标准》中所提及“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这一观念。本课题通过初中科学实验对初中生科学素养作用的分析,研究初中科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与影响,进而提出改变初中科学实验现状的方法和途径。
本文在中国知网上对有关于科学实验与科学素养培养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在知网上检索“科学实验”并含“科学素养培养”,并将检索出的文献分类,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且较为权威的一部分进行分析。[1]从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关于“初中科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用”问题的研究文献一共463篇,其中学位论文20篇,期刊文献(含报刊资料)97篇。从文献的时间分布来看,初中科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用研究是1996年开始,在此之后,学术界对初中实验相关研究的文献开始逐渐增长,尤其在2015年之后,人们对初中科学实验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相关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具体数据如图1-1所示
图1-1初中科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用文献数量统计曲线
本文分析了关于初中科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作用的部分代表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教育惩戒问题的研究围绕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 科学素养的概念界定
科学素养的概念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不合理使用科学技术的负面效益的暴露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特别是在当时的美国,科学教育水平与人们的科学素养问题在那时备受关注。而时间较早,且笔者较为熟悉且认可的是著名学者米勒教授的理论。他从民主制度建设的角度对公民的科学素养问题进行研究。米勒认为健康的社会民主制度需要大量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过于低下,就会削弱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根基[1]。
米勒提出,“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人们理解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的水准, 足以阅读某种日报或杂志,并足以理解某种论战或争议中相互对立的论点的本质,是现代工业社会中一个公民行使职责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理解水平[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