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飞宇“玉女三部曲”中的生存悲歌
摘要:毕飞宇所创作的《玉米》《玉秀》《玉秧》是既可独立彼此又相关的系列小说,讲述了王家庄三姐妹各自不同的生存悲剧,“文革”与“文革”刚结束下的生活原态,直观展现了女性乃至作为“人”而经受的生存困境。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对毕飞宇“玉女三部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毕飞宇创作的写作风格和视角的转变、主题意蕴探究和女性主义三个维度。
关键词:玉米; 玉秀; 玉秧;悲剧
一、文献综述
毕飞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毕飞宇于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玉米》,该书由《玉米》《玉秀》《玉秧》三篇中篇小说构成,其中小说《玉米》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对于毕飞宇的文学创作研究,“玉女三部曲”无疑是重要且不可忽视的。
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对毕飞宇“玉女三部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毕飞宇创作的写作风格和视角的转变、主题意蕴探究和女性主义三个维度。
“玉女三部曲”是研究毕飞宇写作和叙事风格的重要一环。但学界将三部作品单独拿出来分析写作和叙述的文献较少,例如李生滨在《lt;玉米gt;的人称及其叙述态度与叙事情感》中指出毕飞宇采用文本第三人称的表层与潜在视角设置的艺术技巧将貌似客观的日常化叙事中将温情传递到人物内心。吴媛媛在《试论毕飞宇小说lt;玉米gt;系列的叙述艺术》中从叙述人称、叙述速度和语言特点出发分析了小说引起轰动的原因。将三部作品整合到一起探讨的则更少了,例如王燕在《毕飞宇lt;玉米gt;系列小说叙述话语研究》中通过对政治话语、爱情话语、身体话语三个方面的分析对“玉女三部曲”的语言修辞特征进行了探索。批评家和评论界更多的是将“玉女三部曲”放置在整个毕飞宇写作过程中进行分析。
在对“玉女三部曲”主题意蕴探究中,学者多通过联系毕飞宇其他优秀作品进行分析讨论。例如,董之林在《“身上的鬼”和“日常的梦”——关于毕飞宇的小说》中,结合《青衣》《玉米》两部作品揭露了毕飞宇“命运才是性格”的主题,肯定了毕飞宇对于人物性格描写的突,揭示悲剧人生是在命运和性格的相互拉扯中形成的,在无法消解这种破绽前,人类无法摆脱悲剧宿命的轮回;张富华的论文《存在的无奈与活着的痛苦——论毕飞宇小说中的“伤害”主题》指出,毕飞宇的小说,当然也包括“玉女三部曲”,常常把生活中一些不声不响的、静悄悄的痛苦不动声色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他对于“伤害”主题的钟情,常常让人在一种无序的生活与无所寄托的感情中体会到生存的无奈与痛楚。汤琳在《批判中默默温情——毕飞宇小说论》中以“权利镜像中的人性异化”和“命运遭际中的自我迷失”两个方面阐述毕飞宇作品中对于批判权利和无奈于宿命悲剧的的主题,陈思在其论文《毕飞宇近年权利叙事解读:从lt;玉米gt;到lt;平原gt;》中发现“权力”在毕飞宇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并分析家庭、乡镇、学校三个空间中的权力状况。由此可见,对毕飞宇小说的主题研究大多集中在“疼痛”和“权利”上,这两点也展现出了人类生存的悲剧意味。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