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金小说的青春书写——以《激流三部曲》为中心文献综述

 2023-03-23 08:03


论巴金小说的青春书写

——以《激流三部曲》为中心

摘要:巴金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了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对巴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记式研究、思想研究以及传播研究等。“青春”是巴金前期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从早期的《灭亡》《新生》《我的太阳》,到《雾》《雨》《电》,再到“激流三部曲”中的《家》。在如今这个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意向更加多元、表达话语更加多样的时刻,对巴金小说中的青春话语探究尚处于不够完善的分析与归纳阶段。本文对巴金小说的内容及其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便确定研究方向。

关键词:巴金; 青春; 激流三部曲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与“青春”有着不解之缘。百年中国文学史与百年中国青春史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巴金是在五四新文学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一代,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革直接受其影响,同时,他又是将这种文学精神通过创作真正转化为普遍社会意识的一代。笔者将通过他对自身经历的叙述和作品的创作, 以《激流三部曲》为中心,聚焦他在青春书写方面的成就,探究作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和历史进程下,对社会、青年的关切与思考,以及为新时代青年和青春文学创作做出的贡献。

在我国, 巴金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上世纪80年代得以确立。80年代具有学术意义的巴金研究以开创性的突破和全局性的进展, 书写了巴金研究史上崭新的篇章。这主要表现为:资料建设基础全面奠定, 研究者的视野得以大大扩展, 从而为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巴金确立了扎实的基础;研究成果斐然, 涌现了众多系统深入的专著, 研究领域呈现出开放型、多样化的研究格局;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的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 并营造出良好的研究氛围;大学开设巴金专题课, 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 创办研究专刊。

巴金研究是具有国际性的研究领域。巴金的作品从六十年代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大量介绍到外,研究巴金的作品和创作道路及思想发展,也在很多国家成为“热门”课题。国外学界对巴金的思想、创作方法、艺术特点及主要作品都进行了具有一定广度与深度的研究探讨。当然,各国的巴金研究状况是不平衡的,有的正处于翻译、介绍阶段;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苏联等,已脱离了复述介绍巴金的生平业绩和作品的状况,而进入了综合论述和纵横比较、占有资料深入剖析的更高层次的研究阶段。在西方评论界眼中,一位美籍文学评论家认为:在中国三四十年代, “巴金的成功确实非凡。hellip;hellip;他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受欢迎的程度, 仅次于鲁迅”。同时,因为巴金早期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较深,巴金小说与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备受学界关注。

作为巴金同时代人的曹聚仁也这样评价:“若就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来说, 鲁迅、茅盾、郭沫若, 都不及他的广大。我们几乎可以称之为巴金的时代;每一个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学生, 都以《家》中的高觉慧自居。”巴金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研究者认为他始终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相当程度上的认同,此种观点也许更契合巴金创作的实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