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女性疯癫形象的建构文献综述

 2022-12-28 11:1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疯癫形象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作家作品中反复出现。在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的成名作及代表作《简·爱》中,疯癫形象在主人公简·爱与罗彻斯特的妻子伯莎·梅森身上均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女性的“失语”与“禁闭”两个方面对《简·爱》中疯癫形象的建构进行探讨并指出这些疯癫正是对男权社会的抗争方式。在《简·爱》中,疯女人伯莎·梅森一直备受读者冷落,她被视为主人公简·爱的“陪衬”,以她的癫狂衬托出简·爱的理智,直到20世纪,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M.Gilbert)与苏珊·古芭(Susan Gubar)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重新对维多利亚时代作品中疯癫形象进行考察。本文主要通过失语与禁闭两个方面对《简·爱》中简·爱与伯莎·梅森的疯癫形象进行分析,浅析造成疯癫形象的原因与意义,跨越父权社会的重重阻碍,重新认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作家下的疯癫形象。

  1. 采用的研究手段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简·爱》中疯癫形象的构建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问题,发掘新思想。

2.描述法:描述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并应用其中原理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

3.总结归纳法: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选定的课题归纳出具有创新性的结论,以验证问题。

三、文献综述

在20世纪之前,鲜少有学者对西方女性作家作品中的疯癫形象进行研究,《简·爱》中疯女人伯莎·梅森往往备受冷落,直至20世纪,随着女权运动的持续发展,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疯癫形象,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对疯癫形象的重新定义,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学术界有相当数量以专著、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等形式对《简·爱》进行的研究。早期学者主要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作品中主人公简·爱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21世纪以来,学者们更为关注其作品中的他者,更深刻地认识到作品中疯癫形象的重要性。可见,不同时期的研究中,《简·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研究者对于作品中除伯莎·梅森以外,对简爱身上所体现的疯癫形象关注则相对较少,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聚焦所在。

四、论文构思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