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杂穿心莲内酯-19-羧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纤维化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0 10:02

研究背景纤维化(fibrosis)可发生于多种器官,以效应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的沉积为主要特征。

纤维化可发生在身体内的许多组织中,通常由于炎症或组织损伤而引起,常见的组织纤维化类型包括:肺纤维化、肝纤维化、骨髓纤维化和囊性纤维化【1】。

任何原因引起的组织细胞损伤均可导致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如果损伤很小,周围的实质细胞将会发生增殖修复,但是若损伤严重,超过了实质细胞的修复能力,间质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将会大量增生进行修复,造成纤维化。

组织纤维化是许多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全球至少有1/3的人死于组织纤维化以及由其产生的的器官衰竭。

理想的抗纤维化药物应当安全、有效、作用的分子靶标明确、服用方便,但是诱发纤维化的原因复杂,且参与纤维化的细胞因子也多种多样,使得抗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困难重重。

目前上市的抗纤维化药物极少,而且疗效不理想、有明显的副作用,并且市面上大多药物最初的适应症是抗炎而不是针对治疗纤维化,因此,抗纤维化药物的研究现状不容乐观,研究针对纤维化靶点的药物迫在眉睫。

近年来,天然产物已经展现出较为广阔的前景,其抗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苦参碱【2】、姜黄素【3】、穿心莲内酯等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为我们的研究打下铺垫。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菌、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保肝利胆等多重作用。

穿心莲内酯具有内酯环,在水溶液中容易水解、开环、异构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