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角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分析与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3-06-04 12:06

文献综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在现代社会中一直以来都容易带来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危害程度重、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受到广大民众的格外重视,也对政府应对的及时性有效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种负面的网络舆情不断发酵引起广大民众的焦虑情绪,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都提出巨大挑战。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之久,但这场抗疫持久战还远没有结束,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不断发生的舆情事件已经严重影响社会民众对疫情的理性分析和判断,目前地方政府在舆情引导和应对策略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 关于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的研究我国关于舆情的最早可以从2003年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找到,他在书中将舆情定义为围绕着中介社会问题发生和演化,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国外有学者认为政府、媒体和公众是影响媒体舆论形成的三种关键因素,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加速舆论的形成。

丁柏栓在2001年出版的《新闻舆论引导论》中提出政府和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两大主力军,而政府作为领导者应当监督和引导媒体担当起引导舆论的作用。

我国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以新闻和传播视角切入的居多,之后逐渐有从管理学视角进入研究,大多围绕应急管理和引导方向展开研究。

我国学者第一次对网络舆情的研究是2005年周如俊和王天琪的《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2007年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对网络舆情概念、要素、特征、传播途径及管理控制等内容进行了论述,广义上认为网络舆情是公众对自己关注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态度意见和情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