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开放性是网络社会协作治理的基本条件,但网络自由急剧放大和异化,以及权利主体对网络的过度管制,使公众与地方政府在网络空间中难以就公共事务达成互利合作和社会共识,造成网络开放性与有效性的悖论,导致网络治理陷入“二律悖反”的困境。关于网络社会治理中开放性与有效性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相关前期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作了有益探讨。从已有文献来看,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可分为相互对立的两种:第一种是权力的强制性,将网络社会作为政府管制的重要领域,忽视网络媒介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关系,抑制了网络社会的活力。另一种则偏向自由主义,认为网络社会最主要的任务是启蒙与抵抗政治威权,网络虚拟社会可以通过网络行为者的自我组织形成自由民主的公共空间。目前我国学者认为当前无论从研究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对于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还远远不够系统。其中的因素很多,然而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对于网络社会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未理清,还远未形成共识;
发展趋势
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会的有效性和开放性融通路径的研究趋势应当是在协作治理模式下探讨一种具有开创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治理的制度设计;还有学者认为传统意义上较为刚性的管制和控制模式,以及那种以政府行政力量为主导而实施的权威管理模式,都难以充分适应互联网络和网络社会的运行特点和秩序要求,该课题的研究趋势应当从建立网络社会治理的框架体系和运行机制着手。
研究价值
一方面,通过研究网络社会开放性与有效性融通的治理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网络社会有效治理以及新型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克服网络治理的有效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完善网络治理机制,可以孕育出理想的网络文化和网络秩序,发挥网络在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积极功效,而且,“网络社会” 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课题有助于加强对网络社会的管理,保障网络社会的安全,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的独特作用,另外研究该课题能够更好地确保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更好地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