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途径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27 04:10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人人享有、普遍受惠的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到社会治理领域,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因此,各方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途径,认为必须认真梳理精细化社会治理的理论渊源,充分认识到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对当下中国社会治理遭遇的困境回应。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必须转变政府治理模式,推动行政流程标准化;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运用好大数据技术,提高行政内容精确化;加强社会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专家学者大多提出一个理念,即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需要党、政府、公众齐心协力的努力,每个人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积极探索,找出更多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方法,并付诸实践,那么,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就指日可待。

发展趋势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不仅为解决当前一系列社会问题、转型政府管理体制、提升政府社会治理水平指明了方向,也为政府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服务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社会治理由传统模式向精细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途径也因此成为了必须认真探索的课题。但是,尽管治理的途径有许多,各方主体各司其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阻力,这不仅仅因为有传统思维方式,组织结构上的复杂性等原因,还有社会的发育程度和技术手段上的落后的因素,这些均是学者在研究实现路径的过程中也在潜心探索的方面。

研究价值

切实贯彻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精细化治理的要求,既丰富了我国社会治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社会治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粗放型治理模式,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水平,将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标准化,树立科学的社会治理绩效体系,又有利于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与时俱进,更有利于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转型,而城市治理精细化过程中的政府转型是应对新时代的公共需求而做出的回应性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我国历史沿革和现实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公众树立社会治理观念,建立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现代公民对社会治理方式也越来越关注,所以,社会治理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是现代公民的必然要求,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渠道。因此,研究好这项课题对于我国的社会治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兆云.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N]. 光明日报,2016-01-13(013).

2.王欢.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生成机制及实现方式[J].北方经贸,2016(04):29-3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