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微藻的联合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4 09:01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抗生素是世界上用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被长期大量地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治疗,并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动物饲料长期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促进生长。大部分抗生素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有高达85%以上抗生素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经由病人和畜禽粪尿排入环境。生活废水和药物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抗生素大多不在现有的水质控制标准之列,仅有极小的一部分能被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去除,绝大部分最终被排放到环境中,对环境中的非靶生物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近年来,抗生素使用量剧增,使得越来越多的水体受到其污染。排放到水体中的抗生素种类很多,对生物的影响并非只由一种抗生素引起,可能由几种抗生素联合作用产生。研究多种抗生素相互作用及联合效应对评价抗生素实际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生物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是环境风险评估中外推的假定前提条件。许多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的机制,人类与环境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重合的。

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藻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水生生态毒理研究中,生物测试中的藻类测试往往因藻类为单细胞生物,生长周期短,而且对许多毒物的反应比其他高等生物更为敏感、直接,是较理想的试验材料。当抗生素进入水体后,虽然在水中的浓度很低,但藻体内生物大分子却可做出相应反应。

因此,本课题以淡水池塘重要绿藻蛋白核小球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两种典型的抗生素的联合作用对其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其对微藻细胞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以期为探讨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污染胁迫的规律和内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人类在治疗疾病和农渔等生产领域合理使用药剂提供理论参考,并对监测抗生素污染、环境修复、保持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生态风险评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十余年来,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国内外己经引起重视,尤其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科研投入。虽然国际上己经开展了对环境中抗生素问题的各种研究,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将抗生素作为一种外源污染物来研究其引发的环境和生态学问题尚未给予必要的重视。

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抗生素对藻作用的研究。程柳芳等研究不同浓度的ENFX、CPFX和OFLX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ENFX、CPFX和OFLX对斜生栅藻均属于低毒物质。ENFX、CPFX和OFLX暴露下,光合色素含量均降低,S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先激活后抑制,而OFLX暴露下,则一直处于激活状态。陈建秋等研究头孢拉定和经紫外光降解不同时间的头孢拉定产物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孢拉定对两种藻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但两者的抑制效果不同.黄建等人研究了链霉素对六种海洋微藻的作用,发现六种海洋微藻普遍对链霉素具有抗性,其中只有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在实验范围内测到了72h的半抑制浓度,其它四种均未测到。虽然现已有抗生素对藻的作用的研究,但抗生素对藻的联合作用的研究甚少。

虽然抗生素对藻的联合作用的研究较少,但其他污染物对藻的联合作用研究有很多。吴石金等研究了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2种毒物联合作用时基本表现为拮抗作用。丁艳平研究了多环芳烃蒽和表面活性剂LAS单一污染体系及复合体系对青岛大扁藻的生物量影响,结果表明LAS与蒽联合作用抑制了青岛大扁藻的生长,且随着蒽浓度的提高,表现的抑制作用越强。赵世刚研究了铜、铬、镉单一和联合作用对金鱼藻的毒性影响,采用Marking相加指数法判断联合作用类型。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重金属的浓度配比不同,所表现的联合作用类型了不同。在研究抗生素对藻的联合作用时,可利用抗生素对藻单独作用的实验结果,借鉴其他污染物对藻联合作用研究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