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对抗生素的反馈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14 09:01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抗生素生产和使用规模的逐年扩大,抗生素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必须引起人们的高

度重视。藻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食物链的源头,抗生素对藻类的生态毒性作用将会严重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且可以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更高营养水平的生物乃至人类的健康与安全。由于蛋白核小球藻对毒物敏感、易获得、个体小、繁殖快,在较短时间内可得到化学物质对藻类许多世代及种群水平的影响评价,是很好的测试生物。

本课题以头孢类抗生素为实验药物,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生理影响,考察抗生素对蛋白核小球藻的作用下,藻是否产生了反馈作用,其作用是变得更加敏感还是产生了耐药性。

目前,有关头孢类抗生素对微藻的作用还没有报道,而绝大多数研究只考察了环境污染物对微藻的作用,其没有考虑暴露结束后微藻是否存在反馈作用。本研究结果有望为头孢类抗生素的危险性评价及有效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究暴露结束后微藻的反馈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Oswald和Gotaas就提出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想法。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进一步发挥藻类净化污水的潜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藻类净化污水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有关水体污染物,尤其是抗生素对于水生植物的影响,目前大多只停留在通过EC50(或IC50)评价某种污染物的毒性大小,有关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机制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一些研究者也仅仅指出一些抗生素对于藻类植物叶绿素合成以及光合电子传递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以及磺胺类等抗生素对叶绿素合成是否有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如何,目前仍留有较大空白,而关于三种抗生素对光合碳同化以及次生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则尚未见报道。另一方面,有关藻类植物对水环境污染物的抗氧化保护机制方面,大多数研究集中于重金属离子、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稠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于抗生素污染的研究则有待补充。

有机磷农药是环境中的典型污染物,进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磷农药对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王娜选择了六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有机磷农药对水华藻的毒性及干扰效应并探究了有机磷农药刺激微藻生长的生理生化机制及促进效应程度。有关重金属离子对微藻的毒性研究也有较多报道。李艳晖选用刚毛藻这一代表性的淡水大型丝状绿藻,研究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溶液(汞、镉、铜、锌)对刚毛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揭示了重金属对水生藻类的危害,并阐述了重金属对刚毛藻的毒性机理。

三、实验内容及方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