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编程因子的剂量效应对体细胞重编程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3-02-11 09:0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一、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新的用七个转录因子(Jdp2、Nanog、Esrrb、Sall4、Kdm2b、Map2k6(Mkk6)、Glis 1)进行体细胞重编程的体系。

在对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发现Glis1、Esrrb和Mkk6三个因子的病毒剂量会影响体细胞重编程效率,因此,希望深入研究这三个因子对体细胞重编程的影响,并找到最优剂量组合,进而揭示因子剂量效应背后的相关分子机制。

二、 研究手段1 根据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进行正交试验或全面试验找到最优剂量组合。

在现有的七因子体细胞重编程体系中,以Glis1、Esrrb和Mkk6三种因子的剂量作为三个考察因素,在他们各自的最优剂量附近选取三个剂量水平,以此作为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按L9(34)正交表安排正交试验(共9组)或将全部排列组合方式(共27组)进行全面试验,检测不同剂量组合的重编程效率,确定最优剂量组合。

2 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比较最优剂量组与对照组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通过染色质开放性测序技术(ATAC-seq)比较两组在染色质结构状态方面的差异,尝试探讨剂量效应背后的机制。

三、 文献综述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在哺乳动物体内,干细胞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来自囊胚的内细胞团)和成体干细胞(来自其他组织,如:骨髓、血液、皮下脂肪组织等)。

根据其分化潜能的不同,干细胞又可以分为全能性(totipotent)干细胞、多能性(pluripotent)干细胞、专能性(multipoint)干细胞、寡能性(oligopotent)干细胞和单能(unipotent)干细胞。

其中,全能性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胚胎和胚外的细胞类型,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例如受精卵;多能性干细胞分化潜能稍弱,但也能分化成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比如来自三个胚层的细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