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荷叶碳的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12 08:02

荷叶碳,又称荷叶灰或锻荷叶,由明代中医学家戴思恭所创。

荷叶碳作为一味中药材,主要功效为健脾,减肥,去除痰湿。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即从荷叶碳中发现特殊的纳米结构并制备成纳米载体。

1. 荷叶纳米结构的发展历程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

荷叶的表面上有许多微小的乳突,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平均间距约12微米,而每个乳突是由许多直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突起组成的。

在微米结构上加上纳米结构,就在荷叶表面形成了密密麻麻分布的无数小山,小山与小山间的山谷很窄,小的水滴只能在山头间跑来跑去,钻不进荷叶内部,于是荷叶便有了疏水性能。

荷叶的基本化学成分是叶绿素、纤维素、淀粉等多糖类的碳水化合物,有丰富的羟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吸附水分或污渍,但荷叶叶面却呈现极强的拒水性,洒在叶面上的水会自动聚集成水珠,水珠的滚动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土污泥粘吸滚出叶面,使叶面始终保持干净,这就是著名的荷叶自洁效应[1]。

荷叶的纳米结构常被应用于疏水织物,防水布料的设计。

荷叶丝纤维 是一种新型环保型天然纤维素纤维,是一种从农业废弃物荷秆中抽取的纤维,又被称为莲纤维, 荷叶丝纤维'具有典型的植物纤维的特点,是由多糖类物质、木质素等成分组成,主体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结晶度较小,是理想的纳米纤丝化纤维素的前驱体;因此,对荷叶的特殊结构进行开发利用,发挥其独特功能特性,有望使其成为一种制造新型纳米材料的理想原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