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建立及初步应用文献综述

 2023-02-12 08:02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其症状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以及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其病理的主要特点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从而导致纹状体DA含量显著减少而致病。

退变神经元内出现特征性的路易小体(Lewy body)。

alpha;-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 alpha;-syn)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目前研究认为alpha;-Syn是导致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因素。

突触核蛋白存在于神经元细胞核内和突触前末梢,有alpha;、beta;和gamma;等类型,其中只有alpha;-突触核蛋白含有非beta;-淀粉样结构(non-amyloid component, NAC)并参与路易小体的形成。

在alpha;-syn暴露于基因突变或环境等致病因素时,NAC区的alpha;螺旋易形成beta;片层结构,不但极易聚集成寡聚体而且有利于聚集成全长alpha;-突触核蛋白。

alpha;-Syn寡聚体可以结合脂质双层膜,导致胞内Ca2 、ROS升高;激活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1),导致细胞依赖性死亡;诱导小胶质细胞炎症等。

并且病理性alpha;-syn聚集体可以在细胞间转移,使损伤范围变大。

所以现在常用alpha;-syn原纤维(alpha;-syn preformed fibrils, alpha;-syn PFFs)诱导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