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间质性膀胱炎动物模型中TNF-alpha的改变文献综述

 2023-02-15 07:02

背景介绍:间质性膀肤炎/膀肤疼痛综合症是以尿频、尿急、膀耽充盈后耻骨上疼痛及排尿后症状减轻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

目前,大量的证据认为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自体免疫胶原性疾病,支持IC是一种局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学因素的证据还有:(1)IC患者的膀肤壁内存在大量的CD4 T淋巴细胞;(2)IL-6是激活TH2细胞的刺激分子,而且发现IC患者尿中IL-6的水平比正常人高50%;(3)IC患者的血液中经常能发现IgG的增多,C4的减少并出现抗核抗体(ANA);(4)美国对2405例IC患者的研究表明,IC患者中患有自身兔疫病的比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

所以本次课题亦是建立在自身免疫导致的间质性膀胱炎的基础上。

课题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是一种涉及到系统性炎症的细胞因子,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内源性致热源,能够促使发热,引发炎症。

它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并参与正常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4]。

所以TNF-a与自身免疫性间质性膀胱炎息息相关,可作为此疾病的一种生物标记物,也是本次课题的实验观测对象。

研究进展:在检索文献时可以对研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检索词为膀胱炎时,检索到5000余篇相关文献,当检索词为间质性膀胱炎时,锐减至500余篇,而加上TNF-a等关键词后,文献更是寥寥无几,而在外文检索工具上,关于课题的文章亦甚少。

但从检索的文献对应年份时的统计,从2000年后关于间质性膀胱炎的研究有一定的增长,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

研究少的原因可能是该病并非重大疾病,而且多发于女性,所以较少为研究工作者的关注点,有一些文献是来源于医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