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碱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的初步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30 05:12

益母草碱通过抗炎作用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和动物实验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基因、神经精神、免疫、肠粘膜屏障和感染等多个方面。

其中免疫方面有研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高表达的人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RL4)非特异性地与病原相关分子结合,启动信号转导途径最终激活NF-kappa;B,引发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与疾病发生相关。

部分研究表明,益母草碱能有效抑制NF-kappa;B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益母草碱通过抗炎作用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机制,为益母草碱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拟采用的研究手段:此研究分别从特征学变化,蛋白水平,转录水平等多层次进行探索,运用细胞培养,western blotting,qPCR等技术方法。

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安排:2018年3月02日----3月20日 确定选题,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18年3月20日----4月25日 在前期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动物考察不同剂量益母草碱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干预作用。

2018年4月25日----5月10日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考察不同剂量益母草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

2018年5月10日----5月30日 撰写论文,完成答辩。

文献综述:益母草碱抗炎作用展望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