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血清药理学是指中药或中药复方经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以含药血清代替中药粗提取物作为药物源加入离体反应系统中从而研究其药理作用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血清药理学”的概念由日本昭和药科大学田代真一教授于1987年正式提出[1],1990年,姜廷良教授将血清药理学方法引入我国。
现如今中药研究的核心主要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以及有效成分对机体作用的协同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主流模式是化学分离后逐个活性测试或活性导向下的追踪分离,其所确定的活性物质是否为最终起作用有效成分有待商榷,而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在中药复方及提取物的体外研究中具有一定优势:中药传统的口服给药形式决定了只有被吸收进入体内的物质才能产生活性,且吸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并非一定是原形成分,也可能是其代谢产物[2],可以减少活性成分的初筛工作;其次,有些含量甚微且又难于分离的活性成分极易在传统的分离、纯化过程中丢失信息,而给药后的血清中含有的药物成分相对简单许多,无需特殊的分离可以直接鉴定[3]。血清药理学方法为更可控、方便、深入的研究中药药理作用机制及作用成分等提供可能。
复方丹参片主要含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能。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我的课题将结合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的理念与方法,给正常SD大鼠灌胃后取其血清,结合体外对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实验,研究复方丹参片的大鼠含药血清在细胞水平上的抗炎作用,并且运用HPLC、Q-TOF等分析手段筛选移行成分中的有效成分,并进行活性验证及定性,全面地探索复方丹参片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做铺垫。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 熟悉掌握细胞培养条件及细胞实验操作。
- 掌握细胞实验的复苏、传代、铺板、给药、检测等步骤,并考察含药血清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
- 摸索合适的实验条件:找到最佳的取血点,血清、培养基配比,阳性药浓度,HPLC串联Q-TOF/MS分析条件等。
4、筛选富集血清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验证,进而研究复方丹参片的药效物质基础。
[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方法]
1.材料
1.1试剂 培养基:cellgro DEME;血清:四季青胎牛血清;PBS;胰酶;LPS;Griess试剂;复方丹参片;色谱甲醇;CMC-Na。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鼠源衣原体MoPn生殖道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文献综述
- 苔藓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文献综述
- RIPK3基因缺失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肥大的影响文献综述
- salusin-α对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新型哈尔敏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研究文献综述
- RhoGDI在PDGF-BB诱导HA-VSMC表型转化及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氧化前胡素对LPA诱导的神经病理疼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雷公藤甲素抑制转录因子Nrf2诱发小鼠睾丸损伤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盾叶薯蓣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 竹节香附素A调控ROS/JNK信号通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HOS凋亡的实验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