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
——以京东为例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融资难题作为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一直存在。论文对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传统应收账款、保兑仓、融通仓融资模式以及P2P平台、电商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对比分析后得出传统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的异同点,并总结出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根据案例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促进供应链金融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融资;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
一、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1.1互联网金融相关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自2012年被中投副总经理谢平首次在“金融四十人年会”提出以来,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随后学术界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徐洁,魄斌贤(2014)探讨了互联网金融针对中小企业的几种融资模式,包括点对点融资、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电子金融机构一门户融资四种模式。吴晓求(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途十分广阔,其低成本优势、信息整合共享的能力以及高效率给银行会带来严重的挑战,但是传统银行业依然有着很深的护城河,未来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会互相补充。孙杰,贺晨(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本质上存在着差别,二者覆盖面有所不同,未来传统银行需要和互联网加强融合。周光友,罗素梅(2019)从金融资产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发现不仅对金融业有所冲击,还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投资行为,互联网金融资产使得其投资者同时兼顾收益率、流动性和安全性,能够更好的实现财富效用最大化。
随后学者们开始对互联网金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效应进行探讨,王馨(2015)认为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一个“长尾市场”,而互联网金融能够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挖掘该“长尾市场”并有可观的收益,能促进金融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吴晓求(2015)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逻辑,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论述,认为互联网金融会和传统银行进行竞争,会推动金融业效率的提升。娄飞鹏(2017)认为互联网金融在信息不对称角度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依托互联网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借助互联网相关技术可以更好的为小微企业服务。战明华,张成瑞(2018)从银行信贷渠道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减少金融市场的摩擦而弱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互联网金融会产生“鳃鱼效应”,而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应考虑互联网金融的这种影响。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基于模拟合并法的国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度量文献综述
- 一带一路贸易水平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中印汇率为例文献综述
- 贷款利率变动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降低了股票市场流动性文献综述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指期货市场的时变影响效应研究——基于TVP-SV-VAR模型的分析文献综述
- 天气指数保险设计、定价及比较分析——以新疆农六师棉花种植保险为例文献综述
- 余额宝收益率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房地产上市公司ESG表现对其股价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