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双相不锈钢是是指微观组织由铁素体与奥氏体两相所构成的一类不锈钢,一相含量至少占30%,多数情况下两相比例接近。
由于具有铁素体和奥氏体双相的微观组织,双相不锈钢结合了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是一种强度高、耐蚀性好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成为近年来耐蚀材料中研究的热点。
与传统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相比,双相不锈钢的强度更高,韧性更好,耐晶间腐蚀性能、应力腐蚀和耐腐蚀疲劳等性能也更优,且具有优良的耐氯离子腐蚀性能,在现代装备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2]。
然而,双相不锈钢对温度比较敏感, 在热处理过程中会析出一些sigma;相和chi;相等金属间的二次硬脆相[3]。
sigma;相是对双相不锈钢危害性最大且最常见的一种富铬富钼析出相,其析出受温度与时间影响较大[4,5],sigma; 相为硬脆相,析出在alpha;/gamma;相界和铁素体晶界处,显著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6],又由于它富铬,因而在其周围往往出现贫铬区或由于它本身的溶解而使钢的腐蚀性能降低[7]。
船舶工业广泛采用双相不锈钢做结构钢,sigma;相的析出导致材料冲击韧度大幅下降[8],不能满足 CCS 规范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sigma;相析出的敏感温度区内,sigma;相析出随固溶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双相不锈钢室温组织由于是铁素体(alpha;)与奥氏体(gamma;)接近1∶1共存因此与普通单相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耐应力腐蚀、耐点腐蚀以及焊接性能在石油、化工、造船、纸浆造纸、海水淡化等诸多行业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9]。
双相不锈钢普遍含有较高的 Cr、Mo 元素使得耐蚀性增加的同时,其热稳定性变差,尤其在热加工和焊接工艺不当时,在不同温度范围内会有碳化物、氮化物以及金属间相析出,使双相不锈钢的性能下降。
sigma;相是双相不锈钢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析出相,它本身硬、脆,它的析出大幅度降低钢的塑性、韧性以及耐腐蚀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