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主动配电网已成为未来配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
源储荷作为主动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力和响应特性具有显著的时序特性,对配电网的运行和规划具有重要影响。
构建计及时序特性的源储荷模型,对于准确分析和评估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阐述了主动配电网和源储荷时序特性的相关概念,并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对现有的源储荷建模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接着,对源储荷建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概率统计方法、机器学习等;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源储荷;时序特性;建模分析;文献综述
#1.1主动配电网主动配电网(ActiveDistributionNetwork,ADN)是指以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和需求侧响应等技术为支撑,实现对配电网的灵活控制和优化运行的新型配电网形态[1]。
与传统配电网相比,主动配电网具有以下特点:分布式化: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和可控负荷等资源广泛接入,改变了传统配电网单向潮流的运行模式。
智能化: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测、分析和优化控制。
互动化:通过需求侧响应机制,引导用户主动参与配电网的运行和调节。
#1.2源储荷源储荷是指主动配电网中的电源、储能和负荷资源的统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