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营企业基层员工激励问题–以C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2023-10-10 03:10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力、自然、资本、信息的四大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尤为关键。要想为公司招聘或保留住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对员工进行激励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在一个公司中,基层员工的数量占到了绝大多数,因此,对基层员工的激励和管理对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支撑,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对优秀基层员工的有效的激励。

现阶段,与传统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虽然民营中小企业是支撑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民营企业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规模小、竞争环境差, 特别企业内部对人力资源方面普遍重视不足,缺乏系统、完善的制度和持续完整有效的人力资源体系,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即使有些民营企业已逐渐开始将关注点放在对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上,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有很多缺陷。一是夸大了金钱等物质激励方式对于员工的激励效果,单一地运用物质激励去试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部分企业简单仿效国外知名企业的管理经验,采取了一些精神激励的方式,但却是生搬硬套,激励措施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员工根本没能得到真正的收益,缺乏一套完整、高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调查显示,与五六十年代相比,由于当前基层员工多是90后群体,这一群体与其父辈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外出打工的动机由“赚钱改善生活”转变成“体验生活、追求自由、渴望尊重”,对于工作,不仅要求实现基本的劳动权益,还要求体面的劳动、有一定的发展机会;再加上90群体的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遇到稍微不顺心的事情就可能就会选择离职。对于他们来说,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他们对工作还有更多的诉求。这些变化使得企业基层员工的激励机制开始慢慢失效。

关于民营企业对基层员工激励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有如下几点畅想:

(1)激励约束制度更完善,实现激励的制度化

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激励机制更能避免激励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获得持久而稳定的效力。激励的条件,方式,力度及操作程序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定,赋予员工对自己行为结果的稳定预期,实现企业员工激励的规范性,稳定性,长效性。

(2)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实现公司与员工双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