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学生击剑运动员培养分析与研究–以NT大学为例文献综述

 2023-10-10 03: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高等院校有关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理念中,体育训练和专业课学习往往不能平衡。高校对运动员的培养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获得的排名高低,运动员的专业课程成绩也是来自于体育赛事的级别以及排名。大学生运动员更加注重训练和比赛,往往忽略文化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但是随着体育社会化加强,公司更加注重文化素养,在这样的培养方式下,毕业后会缺乏就业的竞争优势。

1. 运动员培养的定义

彭召方等人(2013)认为运动员培养指高校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高水平运动员,在运动员选材、训练、竞赛等之间以及外部保障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过程。

2. 国外研究现状

Yun-yang Yan等人(2012)认为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将专业培养目标、必要的课程整合、实施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实施等教育改革思路整合。培养体系应充分体现职业地位的资格要求,应用于专业课程的学科教学,增强教学的相关性和实用性,以应用基础理论为目的。Andrey F. Shorikov等人(2018)认为优化大学培训结构的模型参数应成为区域发展的指标,并反映高等专业教育体系现代化(向两级教育体系过渡)和劳动力市场对合格人才的需求过程,建议考虑就业市场对扩大毕业生专业的需求,对大学的产出方案进行模式优化。Daniel J. Brown等人(2015)以英国一所大学为例,认为大学优秀学生运动员同时经历运动、学术、心理和社会心理的转变,他们需要利用各种内部(如自我意识)和外部(如学术灵活性)资源的支持,还确定了阻碍成功过渡的潜在障碍(例如父母过度保护)。Leisian Salakhatdinova等人(2015)研究俄罗斯大学在创新教学方面的经验,认为学生创新能力较低,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意课程,加强跨学科的影响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向。Jennifer J. Moreland等人(2018)研究美国大学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的应用(MHSU),认为运动员不仅面临着大学学习的困难,而且还面临着保持最佳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压力,需要大学生体育协会、体育管理人员、教练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深入合作,改善运动员的心理健康。Patti C. Parker等人(2018)基于归因训练(AR)对体育项目、管理人员、教练和主管促进高压力学生运动员的适应具有实际意义:感知压力调节AR→感知控制→情绪→表现序列。

3.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