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论文选题的意义
橙皮苷由于糖基的引入,水溶性增大,不能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层,无法以原有形式吸收。虽然其药理活性广泛,但是其结晶形态的水溶性及脂溶性均较差[1],并且因胃酸作用易水解和酶的降解作用而不稳定,影响了其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生物利用度低。
橙皮素是由橙皮苷去糖基演变而来,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 ,橙皮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降血脂作用,心血管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橙皮素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用途,具有健胃、祛痰、镇咳、驱风、利尿、抗病毒 、止逆和止胃痛等功效。相比之下, 橙皮素不易水解或降解而性质稳定,水溶性也稍大,生物利用度高于橙皮苷。
但其在体内很容易被迅速代谢, 难以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因此我们将选用一种包合技术将其包在高分子材料里面,增大其溶出度,使其在体内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增大其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溶解度,提高强药物稳定性,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减少刺激、降低毒副作用,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等。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二、超临界抗溶剂制粒装置
超临界抗溶剂法(SAS)作为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颗粒[2-3]的重要方法,最早是由Gallagher等人[4]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将溶质溶解到有机溶剂中,通过喷嘴使溶液与超临界流体接触,由于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远小于在溶剂中,接触后两者之间发生快速的相互扩散,造成溶剂体积膨胀、密度下降,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降低,从而在瞬间形成较高的过饱和度而使溶质结晶析出,形成微米或纳米范围内的粒子。按操作方式的不同,超临界抗溶剂技术根据实施的不同过程可分为[5-6]:气体抗溶剂法(GAS)、气溶胶溶剂萃取系统(ASES),超临界流体增强溶液分散法(SEDS)、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法(SAA)等。
2.1 GAS 制粒装置
GAS是将含有溶质的溶剂先加入结晶釜,然后通入超临界流体使溶质的溶解度下降,从而得到超细微粒。其实验流程装置如图1所示。
1-CO2钢瓶;2,7-阀门;3-高压泵;4-结晶釜;5-分离釜;6-高效液相泵;8-溶液储槽
图1 SAS流程装置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