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吨/年乙酰甲胺磷原药车间设计文献综述

 2022-12-27 11:12

一、课题背景

乙酰甲胺磷是一种低毒性的内吸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可杀卵,有高效和低毒性的特征。基本杀虫原理是通过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得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从而导致其在体内积累,影响神经兴奋的正常传到,从而毒杀害虫。它用于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等害虫,毒性为甲胺磷的2%,在自然界中易降解,其代谢物不会在哺乳动物体内停留,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农药。目前国际市场对于高品质的乙酰甲胺磷原料药需求增加,因此开发高纯度,低成本的乙酰甲胺磷原料药具有较好的前景。

  1. 要解决的问题

2.1实验问题

在乙酰化过程中,常用醋酐酰化法,乙酰氯酰化法,醋酸酰化法,其中醋酐酰化法收率最高,使用最为普遍,在此基础上,需要确定滴加温度,投料配比,加水量等条件影响。拟采用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研究合适值。

根据磷酰胺与酸酐形成亚酰胺是亲核取代反应,而且形成的亚酰胺是取代第二个氢原子,反应比一般的酰化难,故需用强亲核试剂为催化剂。拟通过对各类催化剂进行筛选,选出合适的催化剂,能使亲核进攻变得更为容易。

在中和反应中,酰化反应产生的酸,必须加碱中和,而乙酰甲胺磷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5%左右。反应产生的盐有一定的缓冲性,所以中和时pH 值的控制尤为重要,一般在6.2-7.2为宜。同时中和产生的盐如果溶解时不饱和,势必溶解部分乙酰甲胺磷,为此加碱量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废水量的增加对反应收率有较大影响。

乙酰甲胺磷结晶为针状、长径比很大、刚性差,搅拌后容易使结晶破碎而引起母液包复过多,有些杂质被结晶进去,从而影响产品质量;静置结晶因传热不均匀,也影响其工业放大效果。因此,要添加助剂使结晶长径比缩短, 增强其刚性,使其在缓慢搅拌下,所得结晶形状好,晶粒均匀,质量达标又无臭味。

2.2生产问题

选定设计年产量为300t/a,生产时间为300天,需要确定各个工序的时间来确定一批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再确定从第几天至第几天可以完成一个循环,从该循环中可以获得平均每天生产的批数,由于工人工作方式为按排班时间上岗,每一班工作时长为8h,因此需要将各个工序整合成8或8的整数倍,方便工人完成工作。

在确定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班次与生产批次安排之后,要进行物料衡算,物料衡算的目的是根据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定量转化关系,计算出原料的投料量与消耗量,各种中间体,副产物的量,因此需进行每个步骤的物料衡算。划清一个范围体系,凡进入体系的为输入项,离开体系的为输出项,根据生产批次计算每一批的产量,以此衡算。在衡算过程中,需要查询的有:查询出各项物性参数,各项反应工序的收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