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对肝癌的治疗作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4 04:12

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背景

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分化的主要器官,胸腺上皮细胞不仅为淋巴细胞的成熟提供合适的微环境,还分泌产生多种调节淋巴细胞功能的多肽。胸腺生成素II是其中之一,该多肽可以促进胸腺细胞和外周淋巴细胞分化发育、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研究者发现胸腺生成素II的调节活性中心是由五个氨基酸组成的五肽片段,该片段与胸腺生成素II有类似的调节功能,被称为胸腺五肽(TP5)。近年来,由于TP5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合成且活性高等特点,已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治疗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在肿瘤治疗方面,TP5在临床上推广至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TP5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仍然未知。本课题以TP5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入手,探究TP5对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调控,为理解TP5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线索。

肝细胞癌在我国发病人数多,发展进程快,5年存活率极低,死亡率高。目前诊疗指南仅批准索拉菲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但该药物仅能延长患者3个月的时间。免疫治疗近年来已发展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方法,肝癌的免疫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本课题拟探讨胸腺五肽在肝癌中的治疗作用。

  1. 要解决的问题

1. 小鼠肝癌模型建立;

2. 胸腺五肽对肝癌的治疗作用药效学研究;

  1. 可行性分析
  2. 实验方法稳定可靠;
  3. 立项依据充分。
  4. 研究方法和内容
  5. TP5改善肿瘤细胞免疫逃避效果评价。

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建立肿瘤模型,实验组在接种后注射合适剂量的TP5,接种后每日记录肿瘤生长情况,以注射等体积PBS的组作为对照。比较不同组小鼠存活率的差异、实验终点时肿瘤重量等。选取合适时间点,取出小鼠肿瘤组织,通过qPCR分析肿瘤抗原呈递过程中相关基因(MHC I类分子、内质网氨基肽酶1、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肿瘤相关抗原等的表达。同时通过切片、染色比较组间T细胞的肿瘤浸润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浸润T细胞的类群、比例、功能等。

  1. TP5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的效果探究

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1-6建立肿瘤模型,与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的抗体联用,探究其效果。小鼠分为TP5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联用组和对照组,构建肿瘤模型。在接种后注射合适剂量的药物,每日记录肿瘤生长情况,比较不同组小鼠存活率的差异、实验终点时肿瘤重量等。选取合适时间点,取出小鼠肿瘤组织进行组织染色,通过qPCR分析肿瘤抗原呈递过程中相关基因(MHC I类分子、内质网氨基肽酶1、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基因),肿瘤相关抗原等的表达。同时通过切片、染色比较组间T细胞的肿瘤浸润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浸润T细胞的类群、比例、功能等。

1. 工作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