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人工蝉花的药效并对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人工蝉花治疗克罗恩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对比传统药物和中药在治疗克罗恩病上的优劣。结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证实中药蝉花用于治疗克罗恩病将避免传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多层次多靶点进行治疗。对该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克罗恩疾病;炎性肠病;中药;人工蝉花
引言
克罗恩病属于炎症性疾病,目前我国对这种病的发病原理并没有得出准确的结论,另外,这种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压力且增加患癌的风险。临床上对克罗恩病的治疗有诸多副作用。如何在有效治疗的同时把副作用降到最低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已有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克罗恩病过程中可以调节免疫机制,修复、保护肠道粘膜,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本文将对克罗恩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介绍,并对其中药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果进行阐述。
1.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的发病部位可以在消化道的任何一处,它属于炎症性肠炎,对于如何有效的治愈该疾病,我国医学尚未得出结论。该病多发于青少年,常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因此影响肠病变部位的愈合,增加感染几率甚至导致死亡率上升[1]。由于治疗过程十分漫长,患者会出现许多负面情绪,如焦虑、压抑[2]。而这些情绪又会反作用于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1.1 克罗恩病发病机制
克罗恩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的观点认为,该病是受到免疫机制、微生物、环境等共同作用。而宿主的免疫异常是造成克罗恩病的主要因素。有些学者支持Th17(可产生白介素-17的CD4 细胞)细胞极化应该是克罗恩病的诱因之一。Th17可以促进和调节炎症反应。大量实验表明,由Th17产生的白介素-17可诱导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干扰素-gamma;(IFN-gamma;),白细胞介素-1beta;(IL-1beta;),IL-6,这些因子可促进中性粒细胞活化,介导促炎症反应,使机体调节失衡[3-4]。在对克罗恩病患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抗炎性细胞因子增多的同时,患者体内缺乏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此导致肠黏膜免疫损失[5],黏膜防御和黏膜上皮修复可以通过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细胞进行完成。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会影响克罗恩病的发病机制[6]。
1.2 克罗恩病治疗现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