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右旋糖酐蔗糖酶DSR-M2-L656A重组菌株构建及其催化合成右旋糖酐研究1.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理化性质右旋糖酐蔗糖酶(dextransucrase,DSase,EC2.4.1.5)是由肠膜状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ecies)等细菌分泌产生的葡萄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s),分子量约160~200k Da。
DSase将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基和果糖后又将葡萄糖基聚合成右旋糖酐[1-3]。
酶学性质研究,右旋糖酐蔗糖酶作用pH和温度分别为pH5.4和30-35℃ ; 在55℃以下相对稳定,在pH4.6-pH8.0 范围内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 Mn2 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对酶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在酶的激活方面 , Ul Qader 等 [4] 研究发现当 CaCl2 的浓度为0.005% 时, 酶活力提升至108.26DSU/mL/ h ,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2.03倍;同时也发现添加0.010% CaCl2时, 培养液内的总蛋白含量较0.005% 时高 ,但酶活力下降。
由此可见,当Ca2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时,Ca2 会优先与酶上的激活位点结合,且激活作用强于抑制作用。
右旋糖酐具有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多种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食品、色谱分析等多个领域[5]。
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正旋光性的碳水化合物。
由于后来的研究证明右旋糖断可以作为血浆扩容剂,激发了各国学者研究它的兴趣[6]。
2.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反应机理一般认为,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蔗糖生成右旋糖酐和果糖的反应可分为分离和连接两个步骤[7],见下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